区域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调整
气候适应规划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6-02-22

本期嘉宾: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许吟隆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卢健 张静

 

本期观点:应对气候变化可以有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案,即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我们不仅可以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甚至还可以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有利因素,变“负值”为“正值”,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能够繁衍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时间的推进,进入21世纪后,人类所在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在以往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我们所做的多为被动响应,但是,应对气候变化有没有可能跳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圈子,让应对气候变化通过系统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呢?

 

在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许吟隆看来,应对气候变化可以有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案,即采取气候变化适应措施。我们不仅可以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甚至还可以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有利因素,变“负值”为“正值”,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适应,一般来说包括对气候平均状态改变的适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适应,以及对生态环境改变的适应。

 

比如,适应气候整体平均状态变化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受温度制约,我国冬小麦种植有一个北界。在这个界线以北,由于温度低,冬小麦无法正常生长。而随着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我国冬小麦种植带随之北移,通过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收成。

 

与之类似的是水稻。选取我国1951年至2010年的农作物种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980年之后,水稻的种植区域与1980年以前比,明显向北扩大。这也是水稻种植对气候整体平均状态变化的积极适应。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粮食市场中有了更多的大米。此外,1980年以后,一年两熟的农作物种植北界和一年三熟的农作物种植北界明显向北移了。

 

不过,许吟隆始终强调的一个概念是,部分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某一方面效果为“正”的措施,如果规划不当,则会在另一方面产生“负”效果。

 

比如,单纯从温度的平均状态来看,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是有利的,但东北大面积水稻种植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湿地破坏,后者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东北这些年的干旱越来越厉害,部分原因就是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以,要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规划,在水稻扩大种植面积、湿地保护与水资源利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目前,从全球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推进措施。中国也早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和实践。

 

许吟隆认为,中国气候变化适应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年之前,第二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3年,2013年至今则为正在进行中的第三阶段。将2007年和2013年选作时间节点,主要的考虑是,在2007年,科技部发布了首个《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一次对已经采取的适应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列出了下一步要采取的适应措施,国务院还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而在2013年,国家公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它对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有很大意义。

 

这三个阶段实际上组成了一部反映中国气候变化适应的进程史:在第一阶段,气候变化适应措施还不系统;到了第二阶段,虽然还不全面,但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适应措施;而在现阶段,适应措施已较为全面,并且与前一阶段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相比,这一阶段向前迈了一大步,已开始着手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评估。

 

许吟隆举了两个例子。比如,同样在发生农业干旱的情况下,第一阶段的行动只有加强人工灌溉;而第二阶段则能够采取多种抗旱措施,比如节水、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而进入第三阶段,抗旱措施更为多样和全面,除了上一阶段的节水和粮食结构调整等措施外,还会加强水资源规划,并且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进行再设计和调整。

 

再比如,如果爆发了大规模的农作物病虫害,第一阶段的处理方式很单一,只能依靠喷洒农药;而在第二阶段,除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外,还考虑引入害虫天敌来进行抑制病虫害,并且对粮食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而在现阶段,除了前面的若干措施外,还强调加强病虫害监测,政策和制度等层面的行动也已经展开。

 

近年来,中国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气候变暖的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我们适应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我们的适应行动进行过程监控,评估适应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我们知道,2007年,气候变化政策第一次被纳入中国国家层面的公共政策里;2013年,国家出台了第一部专门针对气候变化适应的战略规划;而现在,我有一个期待,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气候变化适应行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许吟隆说。




本文转载于中国气象局

链接: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2/t20160223_304718.html